马尔可夫过程
人们在实际中常遇到具有下述特性的随机过程:在已知它目前的状态(现在)的条件下,它未来的演变(将来)不依赖于它以往的演变(过去)。这种已知“现在”的条件下,“将来”与“过去”独立的特性称为马尔可夫性,具有这种性质的随机过程叫做马尔可夫过程。荷花池中一只青蛙的跳跃是马尔可夫过程的一个形象化的例子。青蛙依照它瞬间或起的念头从一片荷叶上跳到另一片荷叶上,因为青蛙是没有记忆的,当现在所处的位置已知时,它下一步跳往何处和它以往走过的路径无关。如果将荷叶编号并用X0,X1,X2,…分别表示青蛙最初处的荷叶号码及第一次、第二次、……跳跃后所处的荷叶号码,那么{ Xn,n≥0} 就是马尔可夫过程。液体中微粒所作的,传染病受感染的人数,原子核中一自由电子在电子层中的跳跃,人口增长过程等等都可视为马尔可夫过程。还有些过程(例如某些遗传过程)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用马尔可夫过程来近似。关于马尔可夫过程的理论研究,1931年发表了《概率论的解析方法》,首先将微分方程等分析方法用于这类过程,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。1951年前后,伊藤清在和C.H.伯恩斯坦等人工作的基础上,建立了随机微分方程的理论,为研究马尔可夫过程开辟了新的道路。1954年前后,W.弗勒将泛函分析中的半群方法引入马尔可夫过程的研究中,Ε.Б.登金(又译邓肯)等并赋予它概率意义(如特征算子等)。50年代初,角谷静夫和J.L.杜布等发现了布朗运动与偏微分方程论中狄利克雷问题的关系,后来G.A.亨特研究了相当一般的马尔可夫过程(亨特过程)与位势的关系。目前,流形上的马尔可夫过程、马尔可夫场等都是正待深入研究的领域。离散时间马尔可夫链 以上述荷花池中的青蛙跳跃过程为例,荷叶号码的集合E叫做状态空间,马尔可夫性表示为:对任意的0≤n1<<I>n2<…<<I>nln>0,i1,i2,…,il,i,j∈E,有
(3)
则称随机过程 X={ X, t≥0}为马尔可夫过程。第二,可以允许过程有寿命 ζ,其中 ζ是停时(见 )。这时过程为 X={ X, t<<I>ζ}。上述定义仍保留,但应作相应的修改,如{ X∈ A s∈ A, s<<I>ζ),(3)应理解为在{ s<<I>ζ}上几乎处处成立。 马尔可夫过程的许多性质可以通过转移函数来表达。转移函数 P( s, x, t, A)(0≤ s≤ t, x∈ E, A∈B)是满足某些条件的四元函数,它可以理解为过程在时刻 s时处在 x,在时刻 t 时转移到 A中的条件概率。如果 P( s, x, t, A)= P( t- s, x, A)只依赖于 t- s, x及 A,则称转移函数及相应的马尔可夫过程为齐次的。设 E是 d维欧几里得空间 R d,B为 R d中的波莱尔域(见 )B d,而且齐次转移函数满足下面的登金-金尼条件:对任意 ε>0, · 。式中 Vε( x)={ y:| y- x|≥ε},那么可以选取轨道连续的齐次马尔可夫过程 X,以 p( t, x, A)为转移函数。一类重要的轨道连续马尔可夫过程是 d维布朗运动。 强马尔可夫过程 在马尔可夫性的定义中,"现在"是指固定的时刻,但实际问题中常需把马尔可夫性中的“现在”这个时刻概念推广为停时(见 )。例如考察从圆心出发的平面上的布朗运动,如果要研究首次到达圆周的时刻 τ以前的事件和以后的事件的条件独立性,这里τ为停时,并且认为τ是“现在”。如果把“现在”推广为停时情形的“现在”,在已知“现在”的条件下,“将来”与“过去”无关,这种特性就叫强马尔可夫性。具有这种性质的马尔可夫过程叫强马尔可夫过程。在相当一段时间内,不少人认为马尔可夫过程必然是强马尔可夫过程。首次提出对强马尔可夫性需要严格证明的是J.L.杜布。直到1956年,才有人找到马尔可夫过程不是强马尔可夫过程的例子。马尔可夫过程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表明,强马尔可夫过程才是马尔可夫过程真正研究的对象。 扩散过程 历史上,扩散过程起源于对物理学中扩散现象的研究。虽然现在扩散过程的最一般的定义是轨道连续的马尔可夫过程,但在1931年柯尔莫哥洛夫对于扩散过程的奠基性研究中,却是按照转移函数来定义扩散过程的。直线上的马尔可夫过程,它有转移函数 P( s, x, t, A),如果对任意ε>0,(4)
(5)
(6)
而且上述极限关于 x是一致的,则称此过程为一维扩散过程。粗略地说,这些条件刻画了:在很短时间Δ t内,位移也是很小的,对指定的正数ε>0,位移超过ε的概率和时间Δ t相比可以忽略不计;在偏离不超过 ε的范围内看,平均偏离与Δ t成正比,平均方差也与 Δ t成正比。称(5)中的 α( t, x)为偏移系数,它反映偏离的大小;称(6)中的 b( t, x)为扩散系数,它反映扩散的程度。 设转移函数具有密度函数 p( s, x, t, y),则在适当的附加条件下, p( s, x, t, y)满足方程(7)
(8)
(7)和(8)分别称为柯尔莫哥洛夫向前方程和向后方程,也称为福克尔-普朗克方程。如果转移函数是齐次的,则 α( s, x)= α( x), b( s, x)= b( x)与 s无关,且 p( t, x, y)满足(9)
(10)α和b的某些假定下,可以求上述方程的转移密度解p,从而可以决定一个马尔可夫过程。然而,方程的转移密度解即使存在也未必惟一,因此还要对方程的解附加某些边界条件,以保持解的惟一性。例如,当α(t,x)=0,b(t,x)=2D (常数D>0)时的向前方程,附加边界条件=0的解是
这是称之为维纳-爱因斯坦过程的扩散过程的转移密度函数。又例如,当 α( t, x)=- βx( β> 0), b( t, x)=2 D >0时的向前方程 附加与上例同样的边界条件的解,是称之为奥恩斯坦-乌伦贝克过程的扩散过程的转移密度函数。 50年代,费勒引进了推广的二阶微分算子,用半群方法解析地研究了状态空间 E =【 r 1, r 2】的扩散过程,解决了在 r 1和 r 2 处应附加哪些边界条件,才能使向后方程(10)有一个且只有一个转移密度函数解的问题,而且找出了全部这样的边界条件。对于 E是开区间或半开半闭区间的情形也作了研究。登金、H.P.麦基恩及伊藤清等人对于扩散过程轨道的研究,阐明了费勒的结果的概率意义,从而使一维扩散过程有了较完整的理论。 多维扩散过程是和一个椭圆型偏微分算子联系在一起的,它还有许多未解决的问题,但核心问题之一是多维扩散过程的存在性和惟一性问题;借助于偏微分方程和概率论方法已经得到一些结果。有趣的是,概率论得到的结果反过来也可以解决微分方程的求解问题,例如,可以把方程的解用一个马尔可夫过程表现出来。 近年来,人们重视从轨道变化的角度来研究扩散过程。常用的方法是随机微分方程和鞅问题的求解。流形上的扩散过程理论是近十年来日益受人们重视的新领域,它是用随机微分方程研究扩散过程的必然延伸。 马尔可夫过程与位势理论 在空间中给定一个向量场,如果存在一个函数 u使得它的负梯度就是给定的向量场,这个函数就是位势。高斯在研究电荷分布时提出了古典位势理论。例如,在空间 R 3的某物体 S 中给定了一个电荷分布 μ,那么空间点 x处的电位势为 一般地,对于空间 R 3中的测度 μ(通常假定具有支撑 S ), 称为测度 μ的牛顿位势。如果不计常数因子的差别,则 u可以用三维布朗运动的转移密度函数 p( t, x, y)表现出来: 如果假定 μ关于勒贝格测度有密度函数 ƒ,则 u还可以通过三维布朗运动{ X, t≥0}表现出来: 式中E x表示对从 x出发的布朗运动取 。再以和位势理论紧密联系的狄利克雷问题为例,它的解也可以用布朗运动来表述。由此可见,布朗运动与古典位势之间存在着自然的对应关系。这种对应关系也存在于亨特过程和近代位势理论之间。亨特过程就是轨道右连续且拟左连续的强马尔可夫过程。所谓拟左连续,即对任何停时序列τ n↑τ,在(τ<+∞)上,以概率1有 。 马尔可夫过程的位势理论主要有三个问题:狄利克雷问题、扫问题和平衡问题。对于布朗运动,这三个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。马尔可夫链模型(Markov Chain Model)